平衡机的发展
平衡技术源于旋转体的出现,随着高速蒸汽涡轮机、发动机、电动马达和离心泵、压缩机等的出现,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、快速的发展。对平衡性要求的不断提高,对称设计已不能完全达到,对机器的性能要求,在专业的辊刀和滚轮校正中,为了能得到较好的实际效果,需要在工作状态下,进行高精度的动平衡校正。
据信,1870年,加拿大的马丁山姆发明了第一台具有专利技术的平衡机(见图-)。四年后,西门子发明了动平衡机,但它不是针对工业应用的。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,美国的阿克奠夫和 瑞士的斯特多拉的研究,对平衡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但直到1907 年,Lawaczek 和Darmstadt才发明了具有专利技术的两平面平衡机,随后卡尔申克对其进行了改进,并真正将平衡机应用到工业生产中。
20年前的平衡机,现在还在被使用,以前的平衡机与现代的机器相比,只有很小部分是相同的。虽然从总体上说,这些年来转子仍安装在轴承上,驱动方式也没有多大改变,电子技术也不是很成熟.工业中,通常只使用单纯的机械测量,为了提高测试的灵敏度和选择频率,般选择在共振频 事以下进行测量,这种方法是一个非常好的、 常用的选择。最初,不平衡量的角度是根据经验猜测确定的,在多平面校准的平面分离中,也是如此。
在随后的十年中,多种新的方法和专利技术的出现,它们主要用来完善和改进平衡机,发展各 种暂新的系统, 平衡校正,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减少平衡时间为发展宗旨。该宗旨引进到机器的设计方面。在机电转换器被广泛采用前,多数企业只把精力投入到改进设计中。二战后,随着电F技术的高速发展,带动了平衡机的革命性飞跃。随着平衡机测量方面性能的增强,使得机械部件为简单化成为可能,除了特殊目的机器外,平衡机的设计思想又回到早期的简单化设计。
如今,电测系统提供了高灵敏度、多选频、平面分离等功能,虽然市场上, 仍普遍存在以传统 设计理念制造的平衡机。